音乐推荐
胡彦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在华语乐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创作型音乐人。一直让我觉得很讽刺的是很多人认识这样一位有实力有才华的创作歌手,竟然是通过娱乐圈层出不穷的八卦事件。
胡彦斌的音乐作品对于听众来说,根本感觉不到现在的很多歌手普遍存在的“同质化”。他能驾驭的住的曲风非常广泛,从古典的中国风到电音的future bass,每一种尝试都受到了广泛的专业认可。他的唱功也十分了得,不仅在录音室里录制时,各种让人惊艳的唱腔信手拈来,现场的歌唱质量也都非常高,唱法相当灵活多变(这其实也是很多人一直认为胡彦斌的歌曲传唱度不那么高的原因,因为他的很多歌真的很难唱)。
音乐播放

胡彦斌的才华不仅体现在上面说到的作曲编曲的能力和无可挑剔的唱功。有格调推荐的内容,尤为偏爱那种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品。对歌曲来说,这种特质更多的是体现在歌词里。胡彦斌的歌词有很多就具有这种内涵和深度,这首《搞笑》就是其中之一。
这首名为“搞笑”的歌曲,其实是在讽刺那种刻意制作出来的“搞笑”,胡彦斌在歌词中就坦言“爱闹却不懂如何搞笑”。
其实“搞笑”只是一个维度,他更想要讽刺的是那种“刻意”,是那种设计感明显的“扮演”。这首歌发行于2015年,当时还没有一个词叫做“人设”,其实在今天看,这个词语很好的总结了《搞笑》这首歌要讽刺的对象。
其实不光是娱乐圈,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擅长演绎别人定义的“自己”,而藏起了“真性情”。其实在歌词中胡彦斌体现出了对这种现象的思考——“放下了麦克风,我们没有观众”,有时候,太过真实是得不到回应的。但是“演”的太久就会丢掉了自己。
其实作为文艺工作者,每个人都是期待得到回应的。音乐人希望通过歌唱和旋律获得共鸣;摄影师希望通过捕捉别人难以发觉的风景让人惊艳;文字工作者希望通过文字能让会心者有所体悟。
但这些所有的创作,如果不是通过表达“真性情”,而是创作者自己都无法认同的,刻意的,设计出来的“搞笑”去哗众取宠,那这种创作就很难有价值。
胡彦斌的曲子确实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