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推荐
也许单纯的提到Annika Norlin,或者乐队Hello Saferide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一脸蒙圈:他们是谁?他们唱过什么?
也许只有小部分人会马上回答你,哦,就是唱《Highschool Stalker》的吧!的确,那首被评为傻乎乎又有点歇斯底里的小情歌确实让Annika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也开启了她的音乐人之路,但,比起他们另一首歌,《Highschool Stalker》无疑还是太过于青涩了。
我没有打算故弄玄虚或者故作高端地推荐一首不怎么出名的歌曲,我指的是那几乎脍炙人口的《Long lost penpal》。
音乐试听
本文作者
文字内容都由本站会员“三层肚腩”原创 (微信号:boletela)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歌词解析&音乐评论
Annika在开篇即唱到:“Hello Do you remember me I am your long lost pen pal, It must have been ten years ago we last wrote.”以写信的口吻,提到自上一次写信,已经有十年了吧。
现在有各种在国内显示为404的脸书、推特之类社交软件,但即使是在互联网不甚发达的十几年前,如果只是笔友,如果是一年没有通信,这个笔友关系怕是也已经消失了,更不要说是通信科技日新月异的这十年。就算十年前那位笔友还没有搬家也一直有收信的习惯,怕是收信地址的规则都早已改变了吧,所以也许这根本就是一封发不到目的地的信,难道写信的人不知道吗?
于是接下来唱到:“Let me know if you’re still alive Let me know if you ever used that knife or not”,“让我知道你是否还活着,你当时有没有用那把刀(结束自己的生命)。”
原来最后一次通信中,对方正陷入巨大的抑郁中,甚至提到自己将用那把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但对方是否这样做了,写信人并没有把握,正如他写这封信,既没有把握能寄到对方手里,也没有把握对方是否还活着。那么写这封信的意义在哪呢?
他只能写给自己的记忆,写给自己的心里。
之后写信者提到了一些回忆,包括自己的近况、被这个抑郁得要自杀的人用粉色笔写就的信安慰过,还有Kate Bush的磁带。说起来Kate Bush是80年代曾经把麦当娜从冠军宝座上拉下来的超级天才。也交代了整个事情的历史背景,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也是互联网推广之前人们用笔进行交流的最后的时代。
之后是副歌部分,写信人承认,之前信中对自己的生活描述得“有那么一点夸张”,并没有在16岁交到男盆友和经历初吻。在自由开放的80年代的西方世界,16岁的青春期萌动之下还没有交往过的女生,肯定是既不美貌也不受人关注的类型,所以她唱到“And I still need a friend”。
之后的一段主歌里作者强调了这一点,承认自己没有哪怕一个朋友。她尝试过,但总是一个人趴在窗前,最终一个人离开派对,只能从邮箱里翻找自己有朋友的证据。
一个韶华渐老的女性,有了两个孩子和稳定的工作,却孤独得只能在邮箱里期待笔友的安慰,或者从未曾寄出的信件里寻找活下去的慰藉?
如果这就是事实,那么似乎也不太糟吧?
直到主歌的最后一段,写信人才揭示了这一切。他一直在说谎。
事实上他是一名46岁名叫Luke的老男人,他有一团糟的生活和根本不关心他的老婆,但除了狗屎一样的生活,折磨他最深的,还是令人绝望的“孤独”。
因为孤独,在逐渐步入中老年的男人,只能在绝望地在邮箱里寻找几乎不可能存在的笔友的来信;
因为孤独,早在十年前,青春渐渐逝去的男人,只能假扮成一个倍受欢迎的美女形象,在纸笔之间用这个形象去骗人,只为一些奉承或关心的字句的安慰;
因为孤独,十年前笔友在信中提到的想用刀结束生命的话语被牢牢记住,十年来,老男人Luke有多少次也动了相同的念头呢?
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到底是自闭、自卑还是社交恐惧让他一直陷入孤独,我们也不知道,在十年前他不得不选择假扮美女才能吸引朋友之前忍受了多少年的绝望和进行了多少次的尝试?我们更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样的孤独,才能让一个成熟男人绝望到哪怕是连一线都不到的希望,也要去把握?
他只是需要一个朋友。
在敲击键盘时,笔者发现自己也是三十好几的老男人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再难言年轻。浮躁而喧嚣的生活让我们已经失去了抛开利益用心交朋友的机会,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人,但交浅言深的禁忌让我们永远无法敞开心扉。
我们的生活也有各种不如意,工作、孩子、家庭总是会给我们难以言述的压力,我们总是对别人报喜不报忧,在当爱情消逝,连妻子都不再乐于倾听和安慰时,我们的不满向谁诉说?我们的委屈谁来安慰?我们的压力谁来缓解?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亲戚之间其实只是攀比,同学之间只有炫耀,同事之间只有利益,就算是不用谋面的朋友圈里,也满满都是广告和炫耀。
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即使电话不断,却也只是繁忙,不是充实;即使邀约满满,也只是利益,不是真诚;即使酒到杯干,也只是曲意逢迎,绝不是酒逢知己。
有一本书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而这首歌,希望不会是《致我们终将迎接的无尽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