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了避免失去理智的争论,特别强调一下,我标题里的爱狗人士,是加了引号的,就是说,我指的伪善一面,并非是那些真正的爱狗人士。
那么,我认为的真假爱狗人士,有着如何的区分呢?真正的爱狗人士,反对的不是“吃狗肉”本身这件事,他们反对的是虐待(杀)行为,这在前几年有相当多的事例;另外,他们反对不法分子对城市流浪狗或家养宠物狗的下药或者捕杀行为。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另一部分谈狗肉色变,认为只要你吃了狗肉就是罪大恶极,非常激进的人群。
在很多的”爱狗“活动中,最令人遗憾的问题,就在于这两类人并没有区分开来,而且人数以后者居多。
下面,我将说明为何后者我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爱狗人士,以及他们如何”伪善“。
其实关于吃狗肉问题的争论,很早就有。我第一次对这个事情发表看法,甚至早在我上小学的课堂上。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对我影响很深刻的女老师,她那时刚刚生完孩子,在课堂上提到打算在家里养一只宠物狗,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需要说明的是,那个老师之所以对如今的我影响都非常大,是因为她经常在课堂抛出一些话题让我们自由讨论(你没有看错,的确是小学老师),而也是因为她,我很早就明白,每个人对于某一件事的观点形成,和他的经历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而如果有了不同于你经历的其他所见所闻,很有可能你的观点就会改变。当时我的语文课堂就常常有这样的小型辩论。
她提到打算养一只宠物狗后,话题接着就引申到了吃狗肉的问题,她自己首先是不可以接受这种行为的,同学们这次也是观点出奇的一致“狗也是有父母的啊,它是我们的朋友”之类的呼声很大,大家一片批判声过后,我默默举起了手,老师朝我点了点头,顿时很多目光聚集到了我的脸上,我犹豫着站起身后,“老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吃的猪牛羊鸡鸭,其实也有亲人朋友啊,为什么我们只同情狗,却不同情其他的动物呢?”我记得很清楚,她当时就愣住了,同学们也突然安静了。最终这个讨论并没有继续下去(当年小学课堂上那种讨论氛围真的很好,现在很多交流平台一言不合问候全家的与之相差甚远了,一帮成年人遇到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言论的时候,反应比小学生幼稚多了)。
当时非常年幼的我,并不是突然就有这样的疑惑的,童时的我住在乡下,亲眼见识过奶奶养的猪是如何在院子里被屠宰的,亲耳听过猪被从猪圈里拖出来的惨叫声。也不算是有什么负罪感,只是每次拍死苍蝇蚊子之类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在想“它们不也是有父母的吗?”
很多年以后,我学习了生物,接触了“物竞天择”的法则,明白了生物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能量获取行为,再对当年这个问题有了很清晰的理解。脱开人类社会,以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生存本来就是残忍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你不得不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只可惜很多人每天吃猪肉却没想到这一盘菜背后也是生命,而对于狗肉却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谓对生命的尊重,应该是无差别的,平等的尊重。猪牛羊鸡鸭鹅马驴猫狗都是一样的,甚至于你吃得蔬菜难道就因为不是动物就不是生命了嘛?作为生物,生存本就是残酷的。
所以,真正的爱狗人士,反对的绝不该是吃狗肉本身这个事情,反对的应该是虐杀行为,该是黑色狗肉产业链。假设你养了一只猪,他在你的家里与你的亲人朝夕相处甚至陪伴你孩子的成长,当有一天有人没经过你同意把它杀了吃了,你难道就不该愤怒了嘛,这种情感上的伤害,并不是“狗”本身所带来的。
声明
为了避免各种断章取义的过分解读,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章作者:久光(有格调网站创始人)
有爱心很好,但也要正视生存本身残酷的一面
@sjycool: 这句话可以说算是我这篇文章的核心意思了
@久光: 我觉得不行
@17633166469: 我觉得其实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