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动画《Fast Week》
《Fast Week》是由日本漫画家 "Q rais" 制作的一部动画短片,该片有一个中文译名广为流传——“快餐人生”。
这部短片仅有1分半不到的时长,但是却拥有七个主要场景,对应标题里的“Week (一周7天)”。这七个场景没有一句台词,但却可以让不同语种的观众感受到同样的主题——这七个场景都是在隐喻社会现象,以动画的方式发出讽刺。
七个场景分别解读
以下解读均为我个人见解,未必完全符合作者原意,如果你有想指正或补充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处留言。
场景1:张着嘴却任由汉堡滑落
需要食物,所以张开了嘴,但是手上却没有任何动作,妄图汉堡自己钻进嘴巴里。讽刺那些习惯接受外界力量帮助而不懂得自力更生的人。
场景2: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张开血盆大口
场景2中的女人在约会对象面前矜持而优雅,但一旦当对象背过身就张开血盆大口。
讽刺那种过分矫饰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却不做实际改变的行为。
场景3:永远切不完的汉堡
《庄子》里有一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像一个汉堡一直切一半永远也切不完一样,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底层劳动人民的工作永远也做不完,工作时间以外所作的一切努力不过是给“上层”资本家无偿或贱价地付出更多的剩余价值,最近在互联网领域抵制“996”的呼声不小,其实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各领域都会遇到的问题。遗憾的是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度过了这段时期,找到了合理的平衡点,而我们连亦步亦趋都做不到(动画作者Q rais所在的日本也和中国一样,“加班文化”盛行)。
场景4:一群人围着汉堡载歌载舞
这是短片里唯一一个看似“正面积极”的场面,但在短片的整体基调下,未免显得怪诞,令人头皮发麻。“汉堡”在这个短片里是一种象征,是前面场景里人们渴求,劳动人民为之付出工作的存在,因此这个场景大概是讽刺人们只有在共同追求“利益”或“欲望”的时候,才能手拉着手一起载歌载舞。
场景5:汉堡的分配
这是短片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最为辛辣,主题也非常明显——说的是阶级固化,右边第一个人吃汉堡顶层面包,第二个吃生菜,第三个吃牛肉,第四个吃底部面包,最后一个人什么也没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分配也一如既往,周而复始,毫无改变。
场景6:只有顶层的人能吃到汉堡
为了获得上面的汉堡,人们不得不搭起一座人梯,让其中一个人到达高处,但这个人到了高处后,只有自己吃得到汉堡,底下作为他支柱的人,连面包或生菜都没有。讽刺的是一种类似“鸟尽弓藏”的现象。
场景7:啃食长辈后背上的汉堡
围着老人不断啃食老人背后的汉堡,讽刺无休止向长辈索取的“啃老”行为,这个场景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老人脖颈处和后背的寥寥几笔线条,就体现出一种“沧桑”感。
最后的画面
这七个场景后,一闪而过了几个画面。
1. 一个人看着投影里的汉堡画面,最后投影里伸出了一根指着自己的指头,这是作者暗示观众反思自己。
2. 中年男人的头像个汉堡,用汉堡里的肉饼拼成的牛没有头,还发出阵阵嚎叫。讽刺人们脑子里只有利益(或者说“欲望”),物化具有生命的东西。
3. 前面场景的结局:那个一直分配不到汉堡的人骨瘦如柴;那座人梯摇摇欲坠; 孩子们的嘴巴张得越来越大。
4. 汉堡上建立起的城市,越来越繁华又一下子变成平地——建立在欲望之上的东西不稳固。
5. 第一个场景里,女人面前的汉堡变成了薯条——“欲望”有很多,人们渴求的是“汉堡”还是“薯条”,没有什么区别。
我记得之前还有个7分钟还是几分钟的短片,还获奖了,和这个表达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