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调 有格调
  • 文字
  • 音乐
  • 电台
  • 游戏
  • 视频
  • 软件
  • 图片
  • 试试手气
  • 专题推荐
  • 微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文字 › 有些错,不配被原谅;有些“美德礼貌”,不值一提

有些错,不配被原谅;有些“美德礼貌”,不值一提

Gordon
2019-08-01 18:15:43文字

坐在窗口,看见一群孩子在楼下打闹,几个小孩追着另一个小个子的男孩,不知谁推了小男孩一下,他摔倒在地上,膝盖碰破了皮,疼痛使得他大哭起来。

哭声迅速引来了坐在一旁杂谈的家长。

伴随着一阵吵闹哭喊过后,家长们也理清了事情原委,推人的小孩被父母领到跟前,要求给受伤小男孩道歉,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推人小男孩勉为其难地说了“对不起”。受伤小男孩的父母听了也敦促孩子要懂“礼貌”,回了声“对不起”。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家长们各自领着孩子回了家。
有些错,不配被原谅;有些“美德礼貌”,不值一提-有格调
这出小小的闹剧结束了,我却难以平复。不管是从道歉男孩高昂的头颅,还是受伤男孩的久久低头不语所看来,皆是极不情愿。

回想我小时候好像也有类似的经历,那时候没多想,每次被刚欺负完心里还很难过的时候,对方被不情不愿的说了句对不起,我还是会强迫自己回一句没关系,现在回头想来这样是不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了呢 ?这是一个正确的反应方式吗?是必须这样反应才能被称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吗?难道为错事付出代价不是应该的吗?什么时候我们拒绝原谅他人的权利,也被“道德感”剥夺了呢?

我们是应该尊重每一种歉意的表达,但是我们更应保留自己不接受的权利。然而印象里从小老师教导的都是,别人说对不起要回没关系。纵观网络中“主流声音”所宣扬的,与家庭教育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表达的皆为此理,然不知哪里的“道德”对人如此标榜。

也许正是这些思想的影响,少年暴力越来越多。可能随意的一个外号,带来的就是一段童年的黑暗。施暴者对于过往的施暴,往往并无所谓,受暴者却穷尽一生难以抹平阴影。

当多年后同学聚会上,施暴者说一句“对不起”,受暴者难道要遵从不知道出自哪里的“美德”,给你说句“没关系”吗?以沉默给你一份无所谓的态度,已经是对你最大的谅解,也许你是真的觉得对不起,可我也是真的没办法没关系。

这些不知道出自哪里的“美德礼貌”,渗透了孩童教育的方方面面。

听父母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父母话的就是“坏孩子”,这样的定义屡见不鲜。不爱说话叫人的内向小孩就不讨人喜爱,曲意逢迎见人就讨好是会做人,甚至美名其曰“高情商”。

我不全部否认一些家长的观点,毕竟社会阅历的累积总是比小孩要多。但大多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都是高声吼叫,强迫小孩接受这些所谓的“美德礼貌”。辩论是双方都有掀桌子的权力,当实力的不对等所造就的不过是单方面的思维灌输,而无关对错。我国无数个家庭教育的环境,便是如此。

经典韩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有句台词:“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是呀谁都是第一次为人,你所认知的一切就一定对吗,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局限于它的地域、局限时间、空间、个体……,不是他就无法评判他,真正意义上的美德礼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的尊重任何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难道要靠主流世俗的道德制高点,与强权畏惧来成就这所谓的美德与礼貌吗?

不禁想起朋友谈论幼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一家人坐一起吃饭,他伸手夹了锅里最远的菜,大人质问道:“你为什么不夹你面前的菜吃呢?”
“锅沿挡着看不见,所以夹远点的。”
大人随即教育道:“吃酒席时有长辈在场,只能吃面前的菜,站起来伸手过去夹就是对长辈不敬”。

我不禁愕然,这些所谓的“规矩”,所谓的“美德”真的有必要吗?

就是有那么多的“圣人”,一边哦弥陀佛,一边强取豪夺——此物与我有缘。如果这世界真的人人讲求“道德”,讲求“礼貌”,这类侮辱性的软暴力就不会发生。语言中的粉饰终究浮于表面,现实却极度的令人失望。

这些“美德礼貌”已经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因为它太适合用来制裁“别人”了——我都道歉了你还要怎样?

文.Gordon
家庭教育 强权畏惧 教育 礼貌 美德 软暴力 道德 道德至高点
赞(42) 收藏(4)
探求生命意义的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上一篇
“偷”电影的人: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所有评论(3)
  • 久光

    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对于从遥远的古代流传至今的“规则”,要批判地继承。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儒家文化反而还成了背锅侠,以德报怨丢给儒家,愚忠盲从丢给儒家……

    归根结底,这些人并不是尊重传统或者说推崇“规矩”,这些人只是善于用这些被篡改的“美德礼貌”,去要求别人,而不是用真正的“道德”约束自己。

    4年前 回复
  • tetsai

    义务教育的学校往往更容易有校园暴力,因为不需要考啊,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进去。。

    4年前 回复
  • 深巷

    这些都是假的“美德礼貌”

    3年前 回复
随机推荐
短篇小说推荐:《卖猪》路遥
《愚公》你是否听说,中国扶贫?
电影推荐:温情之余引人思考的《入殓师》
音乐评论:他日不期重逢【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薛之谦
随感:《凡人》
吴秀波为你读诗「致橡树」
app推荐:“观止”带给你纯粹的手机短篇阅读体验
落日时分的舒缓旋律《Strange To Hear》Sports
音乐推荐:飘渺英文男声《Lions》Handsome Ghost
乐评:周杰伦早期惊世骇俗的神专《八度空间》
站长寄语:独立博客的时代大概注定一去不返
2022-08-04 20:35:04
10 54
超好用的一款轻巧极致输入法————卡饭输入法
2021-09-18 9:21:40
1 11
致广大在校专科生的一封信
2021-08-02 17:18:47
1 29
原创现代诗《火》 昨天枕头
2021-07-07 16:42:37
0 7
3 42 4
  • 42
  • 3
有格调——想给你看没发出光的金子

对于优质作品的创作,没什么比倾注心血却没有回响更让作者难过的了。有格调希望能使得这些尚未发光的金子能提早被一部分相当具有审美能力的受众知晓,也希望给不满足于主流榜单的受众提供一个推荐内容的平台。

特色专题
优雅女声 优质文章 短篇小说 古风歌曲 精品影视 纯音乐 黑色幽默 助眠曲 深度解读 Android软件 Windows软件推荐
栏目分类
文字 音乐 电台 游戏 视频 软件 图片 试试手气 专题推荐 微博
Copyright © 2023 有格调. Designed by nicetheme. 苏ICP备14007214号-2
  • 灵感
    • 试试手气
  • 分类目录
    • 文字
    • 音乐
    • 电台
    • 游戏
    • 视频
    • 软件
  • 专题推荐
    • 优质文章
    • 黑色幽默
    • 摇滚音乐
    • 优雅女声
    • 精品影视
    • 纯音乐
# 女声 # # 摇滚 # # 讽刺 # # 英文 # # 纯音乐 #
Gordon